出版社厚道,前几天洒家收到了一小笔稿费。
虽然那本书有俺的名,但是只不过拿了洒家几篇文章去凑了个合集,俺心底里是不认这书的。
不少兄弟对出书这档子事有种莫名崇拜,私下也有不少人问我这块的话题,于是琢磨着写篇东西来说说。
关于出书,俺自认有些许发言权,不管是明面的还是暗面的都接触过,由于职业属性甚至比大把“著作等身”的大作家更了解这个行业。
出书有啥用?
这一节很有门道,要讲透得说3个主体—— 个人,企业,国家
个人:
1,著书立说施展抱负,为人类探寻真理和前进方向,同时可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表达能力。
2,有名,书是最好的名片,可以全方位展示自我思想,塑造个人品牌,奠定江湖地位。
3,有利,除了最直接的版税(一般是8到十几个点不等,卖的越多给的比例越高),书本质上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大部头软文,勾魂摄魄于无形,作为引流催熟渠道,操作空间巨大。上班的可用之为升职加薪做背书,当老板的可以拿它来拓展人脉提升业务。
企业: 市面上很多出版物都植入了企业的意图,不管是科普,行业研究分析干货抑或是企业及其创始人传记。
1,抢夺行业话语权,定义行业标准,为产品抢占市场制高点开路。
有些培训企业(例如职场)甚至拉起MCN做图书矩阵互相导流实现了行业关键词霸屏。
2,塑造企业良好形象,是企业公关重要的一环。很多企业的宣传书看得屌丝热血澎湃泪眼朦胧,啥狼性华为,阿里铁军。
国家: 从大的范畴来看,除了国家直属机构,任何可以面世的出版物都从某种程度体现了国家意志。(否则管制就不会存在)
只不过在一定的言论空间内,企业和个人被允许有部分各自的小算盘。
那出版对国家到底有啥用呢?
最根本的,国家是观念的产物,人们的观念决定了国家的存在和具体属性。
从某种程度,国家也是一门生意,出版是国家最重要的宣传工具之一,是“培育市场”确保收入稳定的核心手段。
枪杆子和笔杆子是国家最强大的武器。
拔高一点来讲,出版这东西简直是仙器,凡人甚至不配拥有,个体被完全禁止都是可以被理解的。
从功利的角度,既然目前环境给了普通人空间,在出书这件事上,再怎么上心都不算过,哪怕是为出书而出书。
出书难不难,怎么出,流程是啥?
出书要审批要书号,否则只能算普通印刷品不让公开发售,因此最核心的是找个出版社(或文化传媒公司这样的中介)走程序,此外他们还会帮你做这些事——
(以上环节引述自某中介公司约稿函) 整套流程走下来,出书周期最快的小半年,长的那就没法数了,作者拖稿的话。
实际上,作者只需要提供内容,相应的节奏出版社有专人对接领着往前走,需要操心的事并不多。
关于内容这一块,就像文章有大把伪原创一样,很多不学无术的家伙最热衷的就是东抄西抄,有人甚至把怎么快速出书做成了培训,核心“机密”就是“洗书”。话说,洒家不少观点就被同行拿去出书了,吃相难看的人海了去了。
更过分一点,中介和出版社甚至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编写都可以代工,你只要出钱就成(费用大几万到十几万不等)。现实中尤其是传销圈,很多所谓的大师就是走的这条路子。
时下还有一条门路,不管是缺内容还是缺钱都是很好用,那就是众筹。不会写的可以众筹凑内容,怕亏本的可以提前叫粉丝凑份子。
至于怎么勾搭上出版机构,下面给几条思路——
像俺的话,个人号加了有十几位各大出版社的编辑,有的来自知乎,有的来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头条,百度搜的也有。
自己有料,吸引出版社主动找你是最稳定的路子。
出版社对一本书能不能爆极其关键,好的出版社一般都有很强的渠道和运营能力。(当然,对绝大部分人来说,书出来就是胜利,推广方面完全是后话)
关于出书的几点误会
1,出书很牛逼吗?
《XXX》作者是很多草包大忽悠最爱的title,出书确实是一个有点门槛的事,但出了书不代表一个人有多牛逼,最多只能说明他上了心。实质大于形式,一个人有没有料,听他说话看他文章有一样的效果,书只是一种信息的载体而已。
当然一本好书背后定然有一颗强大的灵魂,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写一篇文章都费劲,掏出一本好书更加考验作者的思维能力。
话说回来,普通人并不会想太多,在他们眼里出书=牛逼。
2, 既然出书背后那么多算计,那书是不是不能看了?
网赚圈有句话说得好,脑子是个好东西,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你得对自己的判断力以及本篇给你灌输的提防意识有信心。
欧洲中世纪,教会淫威笼罩之时,发展出一套森严的书籍出版管制制度,一切不符合教会口味的书都被禁止,异端学说的作者往往会被绑上十字架烤了。在教会眼里,一本圣经就够了,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时期,更是将古罗马图书馆付之一炬,欧洲进入最黑暗愚昧的时代。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甚至需要从伊斯兰世界引回昔日的典籍。
咱们古代就更别提了,秦始皇大爷焚书坑儒,强汉大帝独尊儒术,两宋的程朱理学,明清的八股取士文字狱,无不是在钳制思想禁止出版,跟西方比,咱们的制度更牛逼,更严丝合缝,株连九族啥的,类似“文艺复兴”这样的东西冒不出来。效果也很明显,那就是充分的低智落后,直至近代被解放了思想的西方用枪炮轰开了大门。
从人类发展的角度,出版代表的表达自由是人类文明得以进步的源泉。每一代个体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只能依赖知识和思想的不断积累沉淀,后辈才得以站在前人的肩膀继续探索,将人类认识水平不断向纵深推进。
无表达自由,思想自由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智商再高没有原材料也扑腾不起浪花。
3,既然出书这么多好处,为啥老徐你不把屁股钉桌案天天写书出书啊?
首先是俺乐意往外抖的东西,例如小说、杂文没空写,忙着挣钱嘛。
其次网络营销相关之类的看家本事,得留着多挣几年钱,几十块一本的书就算卖十万册,对我也不是个划算的经济帐。
出书会廉价批量地打通不可控第三方任督二脉培养大把强劲的竞争对手,这是自断财路。
再者吧,作为一个多吃了点墨水的“知识分子”,内心不免有些纯情,觉得著书立说是个很严肃的事,得全身心投入,用全部心血去浇筑,拿出来的东西定要震颤人心。有人得说,可以掺水嘛,多抢些热门关键词,多捞点名气油水,何必那么较真?
不,俺在这点上就是比较轴,很较真,否则怎么会用上纯情这样的怪字眼?
最后,书以后是一定会多出几本的,兴许就在不久的将 |